這個新聞我放了三則,也不需要再多說什麼了,看了新聞就會知道大概囉!!

生長在這塊土地的大家要好好愛惜我們的土地和自然環境的資源~

也要好好的看待和我們一起生長在這塊土地上的各種的生物~


種好米搶好水 國寶魚故鄉新武呂溪斷流

中央通訊社 更新日期:2009/02/05 14:18

(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5日電)春節前後插秧的最佳季節,為了讓台東縱谷種好米,台東農田水利提供充裕的灌溉水,不過因取水失當,導致卑南溪主要支流斷流,包括國寶魚的故鄉–新武呂溪。

今年1月中旬過後至今,台東縣卑南溪主要支流紅葉溪、鹿寮溪、新武呂溪均出現斷流的情況,河床乾涸,直接影響到卑南溪的「基流量」,威脅溪流生態。

主要原因是台東農田水利會將流水完全擷取,引水讓農民灌溉,新武呂溪的水分別提供給池上鄉和關山鎮,鹿寮溪的水則提供鹿野地區灌溉,紅葉溪則提供給部分台東市區灌溉。

其中新武呂溪是一級保育魚類、台灣國寶魚–高身(魚固)魚 (高身鏟頜魚)的故鄉,台東農田水利會在「新武呂溪魚類保護區」截取部分水供關山地區灌溉,過了初來大橋後,將所有的水擷取供池上地區灌溉,從初來大橋至池上大橋以下,完全斷流。

曾經調查過卑南溪生態的國立台東大學理工學院院長劉炯錫表示,新武呂溪是高身 (魚固)魚的故鄉,初來橋附近淺灘更是牠繁殖區域,河水斷流是否威脅到高身 (魚固)魚的生存,這部份沒有學術調查,不得而知,不過可確定的是會破壞溪流生態。

台東縣環保局表示,環保署雖然曾經提出溪流「基流量」的研究報告,但是因牽涉到灌溉、枯水期等問題,尚未實施溪流「基流量」的管制措施,因此無法約束灌溉水取水問題。

台東農田水利會長梁俊良表示,台東縱谷池上鄉、關山鎮、鹿野鄉灌溉用水全部仰賴卑南溪,尤其是池上鄉因米價好,稻田面積每年增加,灌溉用水需求量大。980205


春耕截流取水 保育魚類遭殃

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:2009/02/06 04:09
 
〔記者黃明堂/台東報導〕因應春耕灌溉需求,農田水利會在卑南溪支流大量截流取水,導致魚類生態豐富的新武呂溪在初來大橋以下斷流,威脅到高身(魚固)魚等保育魚類生存,保育人士質疑取水措施失當。

卑南溪未受污染,種出品質絕佳的縱谷良質米,也孕育出豐富的水中生態。不過,隨著稻米面積因應需求擴大,加上水資源減少,米與魚間的共存在近兩年逐漸失去平衡點,前年新武呂溪即因斷流,而出現高身(魚固)魚集體曝屍在乾涸河床的景象。

新武呂溪等河床 皆出現乾涸

目前的春耕季節,水利會在卑南溪支流從北到南的新武呂溪、鹿寮溪、紅葉溪都有截流取水,以供應縱谷到台東市的農田灌溉需求,被截斷處以下的河床都出現了乾涸現象。

根據調查,新武呂溪淡水魚生態相當豐富,有台東間爬岩鰍、高身(魚固)魚、日本禿頭鯊、何氏棘(魚八)魚等珍貴魚種,其中高身(魚固)魚是台灣特有種,為農委會公告的瀕臨絕種保育魚類。

新武呂溪是魚類保護區,也是高身(魚固)魚的重要棲地,初來大橋則是牠的繁殖區,但水利會卻從初來大橋附近截水,保育人士認為應該有「米與魚兼得」的兩全其美取水措施,才能兼顧產業與生態。

水利會則表示,縱谷種稻需求全部仰賴卑南溪,因米價好,稻田面積每年增加,才會大量取水應付灌溉。


《小檔案》高身(魚固)魚 台灣特有 瀕臨絕種

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:2009/02/06 04:09

高身(魚固)魚(Varicorhinus alticorpus )是台灣特有種,主要分布在東部及南部溪流,數十年前族群數量相當大,甚至在溪裡游泳可以踩得到,但因濫捕及環境破壞,已瀕臨絕種。

高身(魚固)魚俗名高身鏟頜魚、赦鮸、鮸仔,為初級性淡水魚,喜棲息在水流湍急,水流量較大之潭、瀨區,主要以附著在石頭上之附著性藻類及水生昆蟲為食。

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的研究顯示,高身(魚固)魚在同一水系有洄游習性,夏秋季溯游至較中游之棲地,到冬季來臨時,水量減少,水溫下降,又有向下游移動遷徙之現象,冬春季適逢枯水期多滯流在中游區,待夏季雨量大增時,再上溯至較高海拔之水域,形成一與溪河洪峰期相互平衡之現象。 (記者黃明堂整理,資料來源: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網站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舊金山小飛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